您的位置:集萃印花网印花技术详细内容
【字体: 】      
电子测配色在数码喷墨印花中的应用
集萃印花网  2010-08-23

  2数据库建立

  2.1色卡基础数据输入

  将喷印Y(黄)、C(青)、M(品红)、K(黑)四种不同浓度的单色色卡用电子测配色系统测色,建立配色数据库。测色前需对电子测色配色仪进行校正。不同测色孔径对色差的影响见表1。

  表1不同测色孑L径对色卡色差的影响

  

  测试时选点要有代表性,多点测试取平均值。织物要求平整有序,无褶皱,同时避开色花点和不匀处。薄型织物测试时会测到底色,因此要多叠几层保证不透光,或使用同一底色测试样品。对于纹路明显的织物,测色旋转时纹路应保持一致。

  2.2数据库检验

  数据库建成后,必须初步检验其准确性,发现偏差及时修正。

  2.2.1反射率(R)与波长(A)的关系曲线

  不同浓度下单一染料染色样的R—A曲线应呈规则的平行分布。浓度低,反射率高;浓度高,反射率低。图1为C(青)色染料的R-λ曲线,图1(a)中有不规则现象,出现交叉,参照前后两点浓度修正后得图1(b)。

  2.2.2 K/S值与染料浓度的关系曲线

  标准的基础色样,其染料上染曲线应是一条平滑曲线。浓度较低时,染料浓度增大,K/S值也增大,两者为线性对应关系;浓度较高时,K/S值增幅减缓,直到染色达到平衡,K/S值不再随浓度增加而变化。如果曲线呈现不规则上升或出现波浪,说明该数据存在问题,需要修正。图2是C(青)色样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K/S-C曲线。在图2(a)中可看出,染料质量分数70%和80%附近有异常,重新染制、测色并存储数据,标准曲线加图2(b).

  

  图1 C(青)色的R-A曲线

  

  图2 C(青)色的K/S-C曲线

  2.2.3 (K/S)/C值与染色浓度的关系曲线

  染料在某一浓度下的K/S值除以该浓度值,即为该染料单位浓度K/S值,用(K/S)/C表示。若K/S与浓度呈线性关系,则(K/S)/C应为一常数,但大多数染料K/S值与其浓度并非线性关系。若(K/S)/C-C曲线出现过多拐点,说明数据有问题,应结合K/S—C曲线对数据进行修正。图3为c(青)色样的(肜S)/C—C曲线。图3(a)中,染料质量分数在70%和80%附近数据异常,结合(K/S)/C—C曲线修正后如图3(b)。

  

  图3 C(青)色样的(K/S)/C—C曲线

  2.3数据库优化

  数据库经过初步检验、修正后,体现单一染料的上染规律。实际应用中一般多用拼色染料,因此有必要对数据库进行优化处理,使数据库数据真实反映拼色染料的上染规律,提高电脑配色合格率。将拼色后测色数据的优化结果直接保存到数据库中,以实际配方中的染料上染性能对配色进行校正,可明显提高配方准确率。利用电子测色配色仪的“配方修正”功能,对色卡试样配方进行优化,以保证配色合格率。测量并存储每次喷印色样的实际喷印处方,计算机会自动储存并计算该配方的差异和修正系数,作为以后该类颜色的修正依据。经过修正的色卡色差会明显降低,表2为部分常用颜色的修正结果。

共3页: 1 [2] 3
更多
  
  
集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集萃印花网”上传的所有内容:文字、图片和音频视屏等稿件,版权均属于本网站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和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“集萃印花网”的所有信息。若要转载,务必取得本网站的许可(客户服务),并要注明来源。如若违反上诉声明,本网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转载的其他文章,都注明了来源。本网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对于要转载此类文章的媒体、网站及个人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若有擅自篡改来源,均与本网站无关,其转载者自负法律责任,同时本网也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精彩图集

最新技术文章

流行趋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