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萃印花网 CCEDPW.COM 版权所有
E-mail:YONG_JIA@126.com
Copyright©2003- ccedpw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客户服务
2025年上半年,纺织印染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了生产的基本稳定,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实现0.56%的小幅增长。然而,这份产量成绩单背后,是行业效益的大幅下滑。据印染行业协会公布,规模以上印染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.29%,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17.30%。
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,1846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中,39.54%的企业陷入亏损,同比扩大2.91个百分点。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明显,部分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实现了逆势增长。
行业整体运行:内外市场分化明显
纵观2025年上半年,纺织印染行业运行呈现内稳外压的特点。国内市场上,随着一系列扩内需、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,纺织服装消费逐渐活跃。 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.1%,限额以上单位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.1%,网上穿类商品销售额增长1.4%。
内销的温和增长为行业提供了重要支撑。然而,外部环境日趋复杂,美国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对国际贸易规则造成冲击,我国纺织印染出口面临更大压力。行业营运效率指标全面下滑,产成品周转率同比下降7.99%,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4.79%,总资产周转率下降7.01%,反映出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艰难。
上市公司表现:业绩分化明显
纺织印染板块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分化显著。
富春染织作为行业代表性企业,其中报数据颇具典型性:实现营收14.70亿元,同比增长8.77%,但归母净利润仅1343.63万元,同比暴跌83.92%。营收增长而利润大幅下滑的背后,是成本压力的急剧上升。富春染织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4.48%,高于营收增速,费用等成本同比增长11.43%,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。
凤竹纺织则呈现出另一种景象:2025年中报显示,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.26亿元,同比下降7.63%;但归母净利润为794.67万元,同比上升31.77%。不过,凤竹纺织的扣非净利润为258.86万元,同比下降45.85%,显示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贡献较大,主业盈利能力仍承压。
浙江龙盛表现稳健: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.05亿元,同比减少6.46%;但实现归母净利润9.28亿元,同比增长2.84%。公司主要通过销量增长以弥补价格压力,上半年染料销量11.54万吨,同比增长0.79%。
迎丰股份表现不佳:2025年中报显示,公司营业总收入6.92亿元,同比下降8.11%;归母净利润为-2018.99万元,同比下降173.44%;扣非净利润为-1913.43万元,同比下降172.83%。
华纺股份呈现出“增收不增利”的局面:公司营业总收入15.25亿元,同比上升8.25%;但归母净利润为-3467.77万元,同比下降4247.62%;扣非净利润为-3542.74万元,同比下降25947.77%。
台华新材业绩下滑但保持盈利:公司营业总收入31.26亿元,同比下降8.58%;归母净利润3.25亿元,同比下降23.31%;扣非净利润2.05亿元,同比下降44.71%
逆势增长:技术驱动型企业表现亮眼
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,部分依靠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企业表现亮眼。万丰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.75亿元,同比增长17.33%;归母净利润2514.47万元,同比大增91.69%,扣非净利润增速亦达91.72%。公司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20.96%升至26.53%,反映了在战略调整及降本增效方面的成果。
申洲国际的中期业绩财报显示,该集团取得收入人民币149.66亿元,同比增加15.34%;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31.77亿元,同比增加8.39%。申洲国际凭借其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、技术优势和优质的客户群体,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稳健双增长。
宏华数科则得益于传统印染设备加速向数码喷印设备转型,订单量增长较快: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.38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27.16%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.51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25.15%。公司数码喷印设备营业收入实现6.70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42.75%。其中,singlepass机型销售占比提升显著。
现金流与营运能力:普遍承压
纺织印染企业现金流和营运能力普遍承压。
台华新材: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.29元,同比增135.05%,但货币资金/流动负债仅为23.96%,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/流动负债为16.11%,流动性压力较大。
迎丰股份: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.45元,同比增198.94%,但货币资金/流动负债为25.24%,流动性压力较大。同花顺财务诊断显示,公司流动比率为0.34,短期偿债能力很弱。
华纺股份: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.04元,同比增27.06%,但货币资金/流动负债仅为26.9%,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/流动负债为8.83%。流动比率为0.88,短期偿债能力偏弱。
出口市场:量增价跌的悖论
2025年1-6月,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179.75亿米,同比增长10.89%,但出口金额仅153.13亿美元,同比减少0.54%。
出口平均单价下降到0.85美元/米,同比下降10.30%,创下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。这一“量增价跌”的悖论,反映出我国印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减弱。
市场结构方面,东盟市场表现疲软,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对东盟出口数量仅增长2.62%,低于整体增速8.27个百分点。
对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出口数量实现快速增长,增幅分别达到66.57%和47.18%,对印度出口增速也接近20%,市场多元化策略初见成效。
展望2025年下半年,印染行业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。美国对除中国以外的主要贸易国的新一轮关税政策,将成为阻碍我国纺织面料和服装出口的新的关税壁垒。
国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,美国的关税政策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在下半年将进一步显现,行业可能面临更大压力。
但也有积极因素正在积累。伴随中美关税展期、美国陆续和各国达成关税协议,预计下游客户下单有望逐步恢复。棉花及羊毛供求格局改善,若价格上涨,棉纺及毛纺龙头有望受益库存升值,缓解部分成本压力。
行业需要加快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。那些能够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、持续深耕内需市场、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的企业,将在行业洗牌中占据优势地位。
未来几个季度,随着中美关税展期及下游客户库存逐步恢复,下游客户下单有望逐步恢复,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可能正在过去。